
白龙珍珠城遗址
白龙珍珠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社区白龙村,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坐北向南呈长方形,南北长321米,东西宽233米,城墙高六米,建有东南西三门井城楼,面积约75000平方米。白龙城原是为了抗击倭寇和海盗而建设的,当时称为白龙防御千户所,白龙城建成后,相继有龙门协右营把总、采珠太监公馆,盐场大使、县丞、水师都守、司巡检等衙门进驻,在这些衙门官员中,采珠太监是专司珠池采珠管理的钦差,享有专断特权,而采珠太监公馆又是专设,白龙珍珠城因此而名。
白龙珍珠城城内的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大多损毁,但城墙及城门基本完整,抗日战争期间,为防日寇轰炸,便于城内居民疏散而拆除了大部分城墙及城门,只剩下南城门及东侧一段2.6米高的残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所剩南城门和残墙也崩塌损毁。
现在的白龙珍珠城门楼为南门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结合举办北海首届国际珍珠节及合浦首届采珠节,以及更好地保护白龙珍珠城遗址而在南门楼旧址重建的保护棚。同时,为了有效地保护尚存的城墙遗址,在重建白龙珍珠城南门楼时,采取了延长城门墙体建保护棚的措施进行覆盖保护,城门墙体保护棚内的城墙遗址长约30米,宽10米,最高处2.5米。从南门楼墙体保护棚外向东延伸的古城墙遗址,有迹可寻者约60米,最宽处5米,最高处1.5米。
白龙珍珠城在建城的过程中,城墙外为青砖、红砖等砌墙,城墙内填物采取了三合土材料(即用石灰,狗皮砂,黄粘泥混合在一起)的夯实方法。由于当地缺乏狗皮砂,因此在夯实土层时,就采用珍珠贝壳来协作夯实黄粘泥。由此形成了白龙珍珠城城墙中有大量的珍珠贝壳存留的现象。城内的一部分民居也采用此方法夯墙建造房屋,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建筑景观,也为后世研究古代孕育南珠的特定珍珠母贝一马氏珠母贝的物质结构及生长形态提供了难得的物质遗存。
至今,城墙遗址下,还遗留有大量的古代珍珠贝壳、这些珍珠贝壳层厚度分别从60厘米至2米不等,质地坚硬如石,光泽如丝,温润如玉,是不可复制、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资源。南门楼东侧,依次是防御千户所、采珠太监公馆、盐场大使、县丞、水师都守、龙门协右营把总、司巡检等衙署旧址所在地。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社区白龙村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参考路线:从南珠汽车站到南珠大道辅路--南珠大道辅路--北海大道,从北海大道到银滩大道--银滩大道--北铁一级公路,从北铁一级公路到白龙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