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 > 合川区 >

钓鱼城石照县衙

时间:2020-10-13 09:53:35 已有 人关注

钓鱼城石照县衙是宋蒙、元战争时期唯一延续到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权机构,也就是说,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还坚持了3年之久,被称为“南宋最后的县衙”、合州石照县衙为南宋合州军民修筑钓鱼城时就山中民居改建,在规模和布局上体现出了钓鱼城战争时期因地制宜、讲求适用的独特风貌。

image.png

史料记载,在钓鱼城长达36年的抵抗战争中,建于护国寺后的合州州衙一直是抗战的指挥中心,而石照县衙则负责城中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的处理,为南宋中央政权在地方上的一个缩影。

石照县衙原本是由中轴线及东、西两侧副线三部分建筑构成。县衙的首部建筑照壁,与县衙大门相对,构成居中和震慑的作用和效果。照壁主体由青石砌成,高大方正。壁垣顶凿饰斗拱、挑梁及圆筒青瓦,鸱尾衔壁脊,四角小翘,似如崇楼广厦。

县衙前的石碑为宋代各级衙门必设之《戒石碑》。清光绪《合川志卷三•职方》记载:从宋代开始,合州及属县衙门前均有戒石碑的设立。碑阳“思无邪,公生明”六字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手书,分别出自《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和《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意思是“心存高远,才能摒弃邪念,秉公办事;为官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

地址: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大道中段

门票:60元

开放时间:全天

电话:023-42822763

交通参考路线:从合川汽车客运中心进入北环路--合师路--文华街--双牌坊街--书院路--南津街--江城大道--森楷路,从钓鱼城大道到钓鱼城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