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 > 大理 > 巍山县 >

巍宝山玉皇阁

时间:2017-05-22 14:04:44 已有 人关注

游客印象:玉皇阁建筑虽皆为清代建筑,但其建筑气势宏伟、布局之严谨、工艺之精良,雕刻精湛华丽,保存之完整在大理州乃至云南省内均实属罕见。

 
巍宝山玉皇阁简介:
 
玉皇阁曾是为巍山清代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殿宇,玉皇阁是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前山灵官殿之后。
 
玉皇阁主要由四帅殿、玉皇阁、天师殿、三官殿、依云阁、吕祖殿、二圣殿组成;四帅殿因供奉王、马、瘟、赵四大元帅故名;正殿玉皇阁,原奉铜铸玉皇大帝像,后被毁坏,现供神像为泥塑彩绘,高约丈余,头戴皇冠,身穿龙袍,腰系玉带,神态自若;阁左为三官殿,殿内昔奉三官大帝神像,阁右为天师殿,殿内中供郭天师,右奉张天师,左奉萨天师,三尊塑像皆为坐像,栩栩如生,均为新塑;阁后是二圣殿,因殿内供奉玉皇大帝父母塑像而名,殿左原有拱月楼,殿右原有依云阁等建筑。
 
玉皇阁依山而建,层层而上,每层以三路石级相通,共42级,由四圣殿、三师殿、吕祖殿、依云阁、弥罗上宫(圣父母殿)等组成,是巍宝山所有殿宇中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殿宇,内供奉天地水三官、吕祖、财神等。玉皇殿内玉皇大帝塑像的天花板上绘有10幅彩色图案,其中9幅是彩龙图,另一幅是著名的道家“水火匡廓图”,具有很高的宗教研究价值。
 
“水火七廓图”采用黑白两种颜色绘制,用宽细线条合半交错的手法绘成,既不同于太极图,也不同于八卦图。它源于后汉(公元947年~950年)巍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道士妄想-长生不老丹的药方示意图。后来产生的太极图就是在“水火匡廓图”和“三五至精图”的基础上合成的。唐代四川青城山天师派道教哲学家彭晓曾批注《参同契》,将“水火匡廓图”解释为“明镜图”。
 
这幅绘制于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距今200余年的“水火匡廓图”标志着巍宝山很早就是中国南方五斗米道的传教区之一,也说明了巍宝山道教与四川青城山道教的文化联系,为研究巍宝山道教的起源和派别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位置: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开放时间:08:00-18:00
 
自驾路线:巍山县政府出发,进入大水沟街,行驶170米右转,进入蒙化南路,行驶250米左转,进入南诏西路,行驶450米右转,进入S224,行驶22.8公里左转,进入紫金线,行驶12.5公里靠左前方行驶,从紫金线到玉皇阁,行驶9.2公里,到达玉皇阁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