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尾明清古村落
时间:2018-06-05 14:10:41 已有
人关注
塘尾明清古村落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以古围墙为界,全围(东莞地区称村落为“围”,靠近池塘的显著地段为“围面”)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现存古民居约268座,21座祠堂,19座书室,10眼古井,4个围门,28座炮楼。
据族谱《陇西李氏家乘》记载,宋末李栎囚遭权贵排挤,只身由东莞白马逃来塘尾,被黎姓人家收回并配与女儿,历元、明、清近六百年的发展,李氏逐渐兴旺,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人口增至1000多人。
塘尾村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其中明代及明代以前的建筑有14座,清代建筑248座,以清代晚期的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祠堂一般是古村落的核心建筑,民居围绕祠堂形成组团式布局。在塘尾村现存的21座祠堂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李氏宗祠、景通公祠、梅菴公祠、守善堂、兰苑公祠、七房厅与墩睦堂等。
民居与书室、祠堂与书室相结合是塘尾古村落的一大特色。塘尾自建村以来学风兴盛,明清两代共有举人2名,秀才42名,通过考试选拔的贡生2名,还有众多的国学生(监生)。自明至清,先后建有书房30间,家塾3间。塘尾李氏遵循着南方人一贯的低调,纵然家境殷实,却并不张扬。他们以雅、文、清高和超脱的心态构思来营建各自的家祠和书房。
这些建筑外表虽不奢华,真正精致之处却藏而不露。现存的19间书房,其布局、装饰均有不同,以大书房(亮德书房)、乐平书房、惠宗书房、卓卿家塾、宝卿家塾、渭川公家塾最为典型。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红石做门、窗框和砌墙基,水磨青砖清水墙,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筑构件,遗留历代众多的生活、生产用具。
祠堂建筑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则是二进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间两廊、三间一边廊为主,因与巷道的相对关系而有所变化。民居与书室结合、民居与祠堂结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点。
地址: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公交信息:
埔心市场 - 公交站 246米
途经公交车: 石排1路
埔心工业区 - 公交站 285米
途经公交车: 石排13路
云岗小学 - 公交站 444米
途经公交车: 石排1路
石岗学校 - 公交站 449米
途经公交车: 石排7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