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津古街
时间:2020-06-30 11:15:41 已有
人关注
成建制于宋朝榕津古街,由于经贸繁荣,南来北往的商贾川流不息,已成为南北商品的集散地,街道布局在元代大体就形成了现在的这种架构;古街内街道分成三纵两横,将全城民居划分六大块。主街宽3米,长约700米;南北走向,主要陆路自北入街,直通南边的榕津河码头。
主街内建有4座闸门,其他各小巷共有5闸门5道。民居多为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建筑风格湘南、领南并蓄,交相辉映,互为补充。鼎盛时期,700米的街上便有各类商铺200余家,仅卖盐的店铺就达150余家。
自宋朝以来,发达的商贸活动,聚集了南来北往的各方人流;一些粤籍、湘籍、赣籍的生意人,由行贾改为坐商,置地产、开商铺,或举家迁来榕津,或在此娶妻生子。南北汇聚,多种文化彼此交融合。殷实的物质基础,推动了文化生活的发展;相互促进,使得这里的人文活动精彩纷呈。
据传,至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 榕津街内及周边建有龙益寺、鬼龙庙、潮水庙、赵公庙、铁扇公主庙、火神庙以及后来陆续兴建的粤东会馆、湖南会馆和江西会馆等庙宇、会馆。这些庙宇、会馆因各自文化传承不同,祭拜各在其师,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庙会。庙会期间,各种文娱活动形式多样,而唱戏最为推崇。于是,造就了榕津人爱听戏也爱唱戏的习惯,
地址:桂林市平乐县张家镇榕津村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参考路线:从平乐汽车总站到平乐互通跨线桥--瑞临线--榕津街,到达榕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