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溪山古刹
时间:2020-04-20 10:14:06 已有
人关注
龙溪山,约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清朝康熙庚子重修。座落正中的“大雄宝殿”宽敞宏伟,结构古朴,颇具民族风格。门首书有“龙溪山”三字,笔峰苍劲雄浑。两傍题一对联,文曰:“龙立高山扶持佛子精修志,溪流清水洗涤众生杂念心。”左辟有偏室,供僧侣膳宿,涓涓山泉,直通炊房,别有情趣。殿右为新建“观音大殿”,玲珑别致,清静宜人。寺内晨鼓暮钟,香烟缭绕;门前自成院落,花木飘香。山腰新建“半山亭”,供游人中途憩息。置身其间,令人心矿神怡,留迹忘返。
据清同治版《于都县志》记载,龙溪山始祖天圆师,名净洪,俗姓胡,新淦儒家子,年十三出家为僧。初寓慈嶂这寒山,后来龙溪山,驱猛虎,搭茅棚,设起了寺院。“耕助之暇,静坐竟日,历数十年”,终成正果。临终前,留下一偈语曰:“本无来,安有去;竹不风,莲何露。他年石上话三生,何必瞿塘烟棹处。”并嘱其弟子说:“总是游戏耳,生死了没干,一领破纳衣,留与易善换。”众问其故,他顺口念道:“时到便来,沙桶自开;沙归大海,坐我莲台。”言讫而终。众弟子按照师父遗嘱,将其尸体用沙桶封藏于寺内。3年以后,果然有个叫易善的方丈到庵里来找他。刚一进庵,沙桶便发出一声巨响,自动裂开,只见藏尸颜面如生,指甲须发都长了许多。于是,易善用金漆布小心翼翼地将尸体裹好,他成为真身活佛,经久不坏。
地址:赣州市于都县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参考路线:从于都客运总站进入红军大道--小西门路,从小西门路到渡江大道--渡江大道--新龙路--濂溪路,从红旗大道到渡江大道--渡江大道--古田中路--G323,从瑞临线到龙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