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窝寺(响水庙)
时间:2017-06-09 09:59:07 已有
人关注
云窝寺景区简介:
开远云窝寺又称响水庙,因寺内有溶洞,暗河分3支经寺院奔涌而出,水响如雷,故名。清雍正五年(1727年)阿迷州知府在响水洞前石壁刻"水府云窝"四字,寺由此得名。云窝寺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大雄宝殿、龙王庙、文昌宫、关圣宫、魁阁等建筑依山而建,撒落其间。这里山峦起伏,风景如画,天上的白云仿佛触手可摸,天空像用水洗过一样,湛蓝湛蓝,让人心醉。
在建云窝寺之前,这里自然风光就已经很美,“万石悬空,峻峭高下,恍如石篆,水从中出”,是远近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到乾隆十七年(1752)观音寺建成,云窝寺初具雏形。在云窝寺的建设中,功勋卓著、令人难忘的要数四川僧侣明器禅师。光绪十七年(1891),42岁的明器云游到这里,被云窝寺神奇美丽的景观所吸引,毅然决定在云窝寺修建大雄宝殿,以弘扬佛教文化。之后,禅师不论天晴下雨,始终不畏艰辛奔走四方,到处化缘,在庠生丁映奎等人的帮助下,历经11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成了大雄宝殿。
云窝寺现有大雄宝殿、龙王庙、文昌宫、山门等建筑,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坐西向东,环洞而列,南傍俯新寨,北仰去天坡,东瞰良畴雾穗,北望旧寨柳烟。经过多少年风雨的沧桑,如今虽旧貌已不复存在,然而这奇特的人文景观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骨架依然,珠连璧合,撑起了云窝寺奇情妙景的脊梁。
“寺中有洞,洞中有水”是云窝寺的显著特点,寺内老黑洞地下水奔腾涌泻,声震数里。其寺建于悬崖峭壁之上,绿拥飞檐,翠漏雷鸣。洞中有一深潭,潭中波涛汹涌,从地壳深处涌出来的地泉,怒泻在洞13崖壁,声震寰宇响彻云霄。由于是在洞中,其轰鸣之声,十里之外都能听见,所以此洞名为“响水洞”,此股泉水泻出,衍牛出“响水河”,此村即为“响水村”,云窝寺因之又称“响水庙”。洞内水气蒸腾,藤萝缠绕,仿佛是一片人间仙境。
云窝寺有200多年历史的红豆树。此树耸立在云窝寺山门前的小桥边,树高20多米,一年四季绿荫叠嶂,华盖如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早在1984年就被云南省林业厅命名为“云窝红豆”。 云窝寺终年钟声叮当,香火不断,游客如织,是开远市一道亮丽的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圣地,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云南省红河开远市中和营乡响水村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自驾路线:从开远市出发,从开远市到东新路,行驶310米左转,进入东新路,行驶860米右转,进入智源路,行驶550米左转,进入灵泉东路,行驶870米进入环岛,进入瑞临线,行驶57.0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Y165,行驶900米,到达云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