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 > 昆明 > 西山区 >

杨升庵纪念馆

时间:2017-06-22 10:38:39 已有 人关注

杨升庵纪念馆景区简介:
 
“升庵祠”纪念馆位于西山山麓高峣旁。由“杨升庵纪念馆”和“徐霞客纪念馆”组成。杨升庵纪念馆是反映和展示历史文化名人—杨升庵生平和历史成就的名人纪念馆。祠原是明嘉靖年间户部大臣毛玉的故宅,名为“碧峣精舍”。明万历年间,云南布政使刘之龙将其改建为奉祀杨升庵的祠堂,称为“升庵祠”。升庵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八(1610年),因杨慎对云南文化贡献巨大,万历三十八年二月,云南右布政使刘之龙把“碧峣精舍”改建为“太史祠”,供奉杨慎塑象,专门用作纪念。

明代四川新都状元杨慎(号升庵),因“议大礼”,触犯了明世宗而受廷杖,遍体创伤,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被谪戍云南永昌(今保山),直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去世,终未被赦免。在这漫长的37年流放生活中,他得到云南各方面人士的存护、尊敬,常来往于博南兰津、苍洱金碧、临安阿迷、澄江嵩明之间,足迹几遍云南。其行踪所至,常与云南学子研究学问,谈诗论文,奖掖后进,对云南文化,多有促进。他的故事,在云南流传很广:“妇人孺子,多识其姓名;野老村夫,言及升庵辄相咨嗟惋惜慨叹不置。”他的遗迹也很多;在保山,曾有他与张含等咏诗作赋的“明诗台”,其后,著名诗人宋湘做保山郡守时又建过杨升庵祠;在大理,杨慎与李元阳等同游点苍山,住荡山寺与董难共著《转注古音略》,李元阳题为“写韵楼”,后来,爱国诗僧担当卓锡于此,“御史名僧共一楼”,千古传为美淡;在建水,杨慎与叶瑞之、王廷表等以诗酒流连于“小桂湖”,3人还请匠人留下生动传神的泥塑,使人400年之后犹能重睹先生风采;此外,在澄江关索庙,有杨慎诗碑;在嵩明,有杨慎咏诗处……然而,时移代易,世事沧桑,这些遗迹,多已无存。在众多的遗迹中,昆明的杨升庵祠,保存时间长,瞻仰的人多,影响也较大。最近,昆明市人民政府,已交给西山公园重修后作为杨升庵和徐霞客的纪念馆。
 
在建太史祠之后大约28年,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夏,路经高峣,拜谒杨升庵,并写下滇游日记开篇《游太华山记》,《徐霞客游记》中的记载使“千百年莫之一睹”的边疆胜景第一次全面地公诸于世。因此,1986年重修升庵祠时,在升庵祠一墙之隔的普贤寺旧址上建立了昆明徐霞客纪念馆,纪念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
 
1987年12月21日升庵祠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杨升庵纪念馆正式挂牌,1994年徐霞客纪念馆正式挂牌。升庵祠作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讲解徐霞客、杨升庵、了解中国历史,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徐霞客精神等方面都取到了良好成效。
 
位置: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碧鸡镇高峣村升庵祠内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交通路线:杨升庵纪念馆位于昆明市西山山麓高峣旁,交通便捷,昆明市区可乘坐公交车54路,6路至杨升庵纪念馆下车即到达,车程约一个多小时。 打车或自驾:从昆明市区出发,车程约半个小时。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