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 > 梅州 > 兴宁市 >

兴宁学宫

时间:2018-05-20 15:45:48 已有 人关注

兴宁学宫,古称文庙,民国以后改称孔庙。兴宁学宫坐落于兴宁城南司前街兴民中学内。兴宁学宫始建于何时,元代以前无考。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在县东百步建有宣圣庙。明洪武二年(1369),县治迁至现址;四年,县丞刘昭辅肇创学宫于县东南。

 
明成化十八年(1482),巡按御史徐瑁从士子之请改建学宫于今址,此后历经重建和扩建。万历十四年(1602),知县史懋文改建尊经阁于大成殿北,明代大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应史懋文之请撰写《惠州府兴宁县重建尊经阁碑》。清朝有七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御书匾额,悬挂于大成殿内。现存古建筑有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泮池、棂星门。
 
兴宁学宫是兴宁新学的策源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先贤创办了兴民学堂,著名教育家、爱国诗人、抗日英雄丘逢甲为首任校长,开兴宁新学先河。宣统元年(1909),兴宁官立公学堂迁入兴宁学宫。1912年改为县立中学。1929年,兴民中学、县立中学和高级中学三校合并为县立第一中学,校本部设在兴宁学宫。
 
1956年,兴宁一中迁至青眼塘后,以兴宁学宫复办兴民中学。100多年来,以兴宁学宫为校址的兴宁一中、兴民中学,培养了万千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提高了兴宁民众的整体素质。作为文化之乡象征的兴宁学宫,见证了兴宁现代教育的发展。
 
兴宁学宫所蕴含的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和尊师重道的人文精神,更是哺育、激励了兴宁子弟发愤图强,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现活跃在祖国各条战线的兴宁籍专家、教授达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0多名,大学校长45人。其他人才更是不计其数。
 
地址:梅州市兴宁市兴民中学内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公交信息:
 
司前街 - 公交站 88米
 
途经公交车: 兴宁夜6路
 
兴宁市人民政府 - 公交站 113米
 
途经公交车: 兴宁3路
 
市政府 - 公交站 116米
 
途经公交车: 兴宁22路 兴宁3路
 
中山东路 - 公交站 119米
 
途经公交车: 兴宁2路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