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五乡东路1999号,因供有阿育王造舍,利塔而著名中外,名列经传。据鄞县县志记载:“佛教之流,入本县,盖始于晋惠帝时”。天童、阿育王两寺故为鄞之大兰若,而亦为鄞最古之刹。(育王寺志)称:最盛时期常住僧有一千二百余席。名列佛教五山十刹之第二山,或称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阿育王寺以“舍利道场”闻名。
据佛教传记:在周历王时,东天竺(印度)国王阿育王建宝塔八万四千座。内贮释迦真身舍利,分藏于世界各地“八吉祥地”。在震旦,(中国)境内据传有十九颗。世人发现的仅阿育王寺这一颗。时在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山西并,州人,猎户名刘萨词者在病中梦见,梵僧指点,弃猎为僧取法名慧达。
遍求舍利,行至会稽贸山鸟石岙,闻地下传出钟磬声,即就地祈求,越三日,舍利宝塔自地下涌出。塔身青色,质似石非石,高一尺四寸,广七寸,五层四角,四面窗虚,中悬宝磬,周以诸佛菩萨、善神、圣僧及天王、天神像。舍利珠置磬中,工艺极为精巧。慧达得塔后,结茅为庐,净修多年,后携塔至郧山下,守护修持。至公元405年。始建塔亭和僧房,阿育王寺即初具规模。
此后,经逐步扩展,成为目前之大,丛林,至今已一千六百九十余年,历代寺僧对舍利塔持护唯谨,十年,浩劫期间,寺僧在政府有关部门协助下得以妥善保存,供中外佛教,信徒瞻仰礼拜,诚大幸也。供奉舍利塔的舍利殿,有王寺最庄严场所。系1909按,北京清代皇宫模式建筑。用黄色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与藏经楼相,邻在寺内自成一格,鹤立于全寺建,筑群中全寺房屋建在鄂山西山坡,地势比较平坦空旷,整个布局自山门、午朝门、天王殿、大殿至舍利殿,一溜三进。两旁偏殿庑廊,方正宽敞。
藏经楼依山而建,居高临,下登楼可观全寺景色。佛殿是寺中的主要场所。重建于康熙十八年,为寺内较古老的建筑物。天王殿重,建于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落成。全部采用水泥钢筋结构梁柱斗,拱均依古代木结构形式仿制,是寺院建筑中的一个创举。
阿育王寺保存的古文物较多,有唐太和七年处士范的书写的育王,寺常住田碑石刻等。寺西侧的下塔,东侧山上的上塔,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七一三至七五五年),藏于法堂内的十八罗汉石薄碎像,碑廊内的历代石碑、旧砖、断碎等均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五乡东路1999号
门票:15元
开放时间:07:00-16:00
建议游玩:1-2小时
最佳季节:春季
周边公交信息:微57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