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 > 南京 > 栖霞区 >

栖霞山明征君碑

时间:2018-01-29 17:31:34 已有 人关注

明征君碑是唐代为纪念和赞颂明僧绍(征君)舍宅为寺的义举而立,至今已有1340年。碑高2.74米,宽1.31米,厚0.36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为唐高宗李治于上元三年(676)亲自撰写,由唐初著名书法家、襄州刺史、卫尉少卿高正臣书写,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字体结构与褚遂良《圣教序》仿佛。碑额篆书则出自著名书法家、唐太子家令、麟台少监、朝散大夫王知敬之手,碑阴“栖霞”二字相传为唐高宗御笔,天宫篆刻“明征君碑”四字,碑身正文为行书,共33行,行74字,全文2376字,通篇为骈四骊六,后用十首铭词结束,文采华美。碑文追述了明僧绍当年信奉佛教,隐居摄山,婉谢皇帝征召的过程,同时也讲到齐、梁二代在摄山营造佛像等史事。此碑也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唐代碑刻,仅缺13个字,字迹清晰可辨。
 
碑额两侧雕有六龙拱额和丹凤朝阳,碑身两侧刻有卷草图案,龟趺的镌刻也很精细,在全国现存唐碑中是极罕见的珍品。该碑不仅碑文具有一定的史学意义,而且由于书写出自高正臣、王知敬及唐高宗本人之手,更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石碑碑面上有许多豆粒状白色斑纹,恰如朵朵含苞欲放的梅花,故有“梅花石”之称。经地质工作者项长兴研究考证,这种斑纹是2.8亿年前浅海中的动物海百合茎化石和腔肠动物中国孔珊瑚化石,碑体上约有梅花状海百合茎化石22000多个。龟趺背部有密集的球状构造(即葛万藻),证明它是用2.8亿年前的上石炭统船山组灰岩雕刻而成。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88号(近栖霞大道)
 
电话: +86-025-85766979
 
门票:淡季:25元/人次;旺季:秋季红枫节期间有所上调,门票价格为40元/人次;学生证半价,1.2以下儿童免费,导游费:30人以下(含)80元/场,30人以上90元/场。
 

 

开放时间:5:30-17:30,7:00之前详情咨询景区
 
交通参考:南栖线、南上线、龙栖线、摄尧线、138线栖霞寺站,从市区到景区约40分钟,在火车站购买栖霞山门票可以免一程车费(仅限乘坐南栖线)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