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 > 沈阳 > 沈河区 >

沈阳故宫

时间:2024-09-22 08:45:46 已有 人关注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始建于明朝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太宗皇太极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乾隆时期,又有较大的增建和扩建,占地六万多平方米,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

image.png

沈阳故宫依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西路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仰熙斋等。沈阳故宫建于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中叶。这时正是明与新崛起的女真族(满族的前身)激烈地争夺东北地区统治权的时期。女真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的前身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被称作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等。它们长期居住在黑龙江沿岸地区。到了明代,女真人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随后,建州和海西二部先后迁入今天的辽宁境内。

image.png

建州女真定居在苏子河沿岸,灶突山下,海西女真则定居在开原境内。公元一六一六年,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在基本上统一建州和海西女真的基础上,于今天辽宁新宾以西的老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建元“天命”。接着便和明王朝展开了争夺辽沈地区的战争。经过抚顺、清河、萨尔浒诸战后,一六二一年,后金攻下了辽阳和沈阳,并且迁都辽阳,筑东京城,建宫殿。一六二五年三月,又迁都沈阳,并且开始修筑沈阳故宫。一六二六年八月,后金的第一代汗努尔哈赤死去(年六十八,葬福陵--沈阳东陵)。第二代汗皇太极继位,改元“天聪”,并继续修建故宫和改建沈阳城。一六三六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族名女真为“满洲”,改国号大金为“清”,年号“崇德”。从此,清王朝的国号便在历史上出现了。皇太极死后,他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即位,由他的叔父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称为“摄政王”,次年迁都北京。从此,沈阳故宫便被称作“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

沈阳故宫的早期建筑,就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但宫殿内部的陈设,由于历史的演变,却多半是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朝“东巡”盛京(沈阳)时,遗留下来的。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

门票:50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6:30

周边公交信息:118路 132路 140路 213路 215路 222路 222路复线 228路 251路 276路 276路复线 287路 292路 296路 环路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