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台山石梁中方广寺
时间:2017-10-01 11:45:53 已有
人关注
石梁上下有很多摩崖石刻,这边的四个大字“棲真金界”,意思是罗汉栖居的圣地,由清代书法家所书, “第一奇观”是本山界洪题,怡静宇周书。再往这边来,这里“石梁飞瀑”四个字是康有为的字,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后曾居住天台一段时间,在天台的各地也留有不少墨宝。
穿过溪间石道,我们来到的是中方广寺。中方广寺是禅宗寺庙,僧人选择不同的寺庙,也就选择了不同的修行方式。“前度又来”是刘璈的字,诗人曾两次来天台,因此引用了“桃源遇仙”的故事,自比刘晨阮肇,抒发再度前来天台山却物是人非的情怀。而“万山关键”则是曹抡选的字,国清寺里王羲之的独笔鹅的另外一边就是他补书的,意思是这里是群山的关键险要之处。
上楼,我们会看到一座铜亭。在北山有这样一句俗语,“北山穷,不算穷,还有一千四百斤磨风铜。”这磨风铜指的就是这座铜亭了。明代九门提督徐贵,募集了后宫妃嫔的钱打造了一座铜亭,里面雕刻着五百罗汉的像。这座铜亭原先是放在石梁桥头的,期间,被村民撬到瀑布下的惠泽谭中。结束后,打捞上来,修复后存放此处。
中方广好比一座山水别墅,依山傍水,风景绝佳,在这里可以看到石梁全景。这个亭子叫昙花亭,是宋代天台籍宰相贾似道为其父修建的亭子,贾似道曾著有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蟋蟀的著作《促织经》,因而在天台民间斗蟋蟀的习俗十分盛行。那么这亭子为何叫昙花亭呢?这跟宋代的饮茶习俗有关。
在宋代,茶叶不是拿来泡的,而是碾磨成粉末冲泡的。相传在此亭落成典礼上,僧人冲泡的茶碗中,现出了“大士应供”四个字,且转瞬即逝,犹如昙花一现,因而将此亭命名为昙花亭。那在桥对面呢,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龛台,那里就是原来放置铜亭的地方,古时在此修行的僧人,每天都要走过石梁,奉一杯清茶,一支清香。
“触景头头悟,看僧个个行。”讲的就是当时僧人过石梁桥时的情景了。站在昙花亭上,我们不妨放下心中所有烦恼,闭上眼睛听听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还有寺院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细细品味,却是无声不寂。再睁开眼睛看看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天台四万八千丈峰峦色,那是有色皆空。
此处是石梁瀑布群之一神龙掉尾。其底为斜躺的花岗岩巨石,由于长年水蚀,淌水面是凹槽形,出处上翘,使上游之水到此速滑至此,骤然上抛,然后陡降,像一条白龙的露出了一截尾巴,故名“神龙掉尾”。
门票:60元
地址:台州市天台县石梁镇
电话:0576-83091169
开放时间:8:00-16:00
交通参考路线:从天台客运总站到京福线,行驶210米;右转,进入京福线,行驶530米;左转,进入寒山路,行驶1.9公里;左转,进入飞霞路,行驶1.0公里;请直行,进入国赤路,行驶440米;请直行,进入天大线,行驶18.7公里;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大泄线,行驶3.7公里;左转,从大泄线到石梁景区,行驶2.2公里;到达石梁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