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牛山(蟠坤山)
时间:2017-08-11 11:33:24 已有
人关注
野牛山景区攻略:
在海门村,野牛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它位于界鱼石公园后方,就像是一道屏障横于星云湖和抚仙湖之间。从西南方远看野牛山,犹如一顶古代官员所戴的官帽,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纱帽山。又因其山中有幽深莫测的蟠坤洞,所以它又名蟠坤山。
相关史料记述:“县内有蟠坤山,山顶碌碌、皆赭石,有石如龙……”对于此山,当地流传着“野牛秋归”的说法:“以前,有个临安府的秀才进京赶考,途中因遇变故,流落到江川龙街的土主庙、西河、海门一带乞讨,当地人对他的遭遇非常同情。一次,当这个秀才从海门乞讨回龙街时,死在了路边的两个大石头旁。事情传开后,龙街、土主庙、海埂、上西河、下西河等8个村的村民自愿凑钱,勉强安葬了秀才。35天后,山神分别托梦给8个村的乡绅说:‘我是你们这个地方的山神,上任前,化作一个穷秀才到各村子里视察民情,发现你们8个村都能慷慨施舍,村民们心地善良。今后,每年栽完秧,你们8个村的水牛,可以吆到山上来,我为你们看管,到秋收后送回各家。’此后,村人们试着把牛赶到蟠坤山。果然,牛群到了山上就不再下来,直到秋收才肯回家,从此就世代相沿。”
当地人说:“旧时,栽完秧把牛赶上山后,它们确实要到秋收才会下来。牛上山后会在那里生活5个月之久。白天,它们在山上到处吃草;渴了,就下水塘喝水;累了,就卧于塘边地上。每当太阳落山,分散的牛群就会集中在水塘周围的空地上。晚上,睡觉时大牛卧成圆形,一律头向圈外,把小牛围在中间。到了秋天,只要坝子里响起打谷子的声音,山上的牛就会陆续下山。刚开始有人不信,但经过观察确实如此,至于为什么就不知道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上世纪50年代中期农村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当地大牲畜由饲养员专职喂养,村人也不再把牛赶到山中,而“野牛秋归”的现象则成为了当地人口中的传奇。
翻阅相关文献,发现当地人所说的这种现象或许与旧时该山的自然环境有关。据了解,野牛山属石灰岩山,它的风化物形成的土层为碳酸盐类红壤,特点是疏松肥沃,而且保水力强。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着大片茂密而鲜嫩的牧草,这些牧草为牛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其次,野牛山的岩溶发育较完整,溶洞多。因溶洞陷落而形成凹地、深坑的不少,经多年雨水冲刷,渐渐蓄水成塘,为牛群提供了饮水、洗澡的条件,成了理想的栖息地。还有就是因野牛山东北临抚仙湖,西南毗邻星云湖,东南为陡峭的海门断谷,主要山体就像一座“孤岛”,牛群在上面不易迷路和走失。
位置: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海门村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从昆明东站乘开往江川区的中巴,到了江川区以后,驾车前往即可到达野牛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