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屏室
时间:2017-05-27 17:36:31 已有
人关注
金屏室简介:
金屏室位于金光寺东南800米处,居于绿荫环抱的半山之上。其独特的山形地貌,酷似一只翱翔的凤凰,被称为“飞凤下山”,金屏室就修建在凤头之上,室旁有泉,室前有亭,亭前是一块约30平方米的可供游人小憩的草坪,面对木莲花山主峰,视野开阔,可观日落,可远眺大顶笑弥勒尊容,还可鸟瞰金光寺全景,附近景色可谓尽收眼底,堪称一块宝地。金屏室选址绝妙,环境优美,高风明洁,似伏龙对珠,外有敞开的平台,两株古松,可睹日落奇观,有“金屏夕照”之美誉。每当日落西下,一个涌动的“火球”缓慢向山峰下坠落。顿时,群山万壑肃静,异兽归穴,百鸟入巢,夜幕徐徐降临,笼罩宝台。
史载,金屏室始建于明朝崇祯已巳年,公元1629年,歇山翘角单檐穿斗式建筑,为立禅静室,内有立禅师墓,据说是立禅祖师建成金光寺越年到南京请藏经回寺后新建,后来祖师圆寂后葬于室内的石洞之中。
金屏室原是一石穴,据说为两只猛虎所占,后老虎被开山老祖感化,变为石穴前的两株古松。石穴成了开山老祖的讲经场所,由两株猛虎化身的古松日夜守护。开山老祖去世后,他的弟子将其葬入其中,几经翻修成了现在的金屏室。据说开山老祖因生前常到山中虎穴修心诵经,明代鸡足山高僧担当和尚据此撰书成一对联悬挂于前亭柱上曰:此山在猛虎穴中谁人敢伽(加)斧凿,老僧乃(是)神龙嫡嗣领(率)众呼遣人天。也有传说此联为开山老祖生前亲笔撰写,老祖死后,僧众将其制成匾楹,悬于老祖坟园金屏室。
“金屏室”扁额系明代高僧担当和尚所书题,室前“金屏夕照”的六方台,即结缘亭,传说是金光寺开山老祖立禅师接受佛光洗礼之处。据民国《永平县志稿》载:立禅为明宗室,道行高深,肉身坐化于此。明高僧担当题其墓曰“金屏室”。上有九龙池及普宗塔,称名胜焉。
据传,金光寺建成后,各地信徒与日俱增,面对络绎不绝的客人,开山老祖为保持空灵的心境,就寻金屏室这处清幽之地静思悟道。开山老祖静坐的日子一久,便常被夕阳射来的五彩光环笼照。每当日落西边天,硕大的夕阳像湖水涟漪悠悠荡漾,宝台山林海洒上了一层鳞光。老祖置身此景,认为是极乐世界的佛光圣礼,便灵性大增,诠释佛经要义精辟独到,留下了不少书稿。明代徐霞客在游记中也赞叹:立禅学识非浅,道行高深。常静坐金屏室的开山老祖,到九十岁仍能行走自如,耳聪目明。已彻底斩断尘缘的老祖决意自行圆寂西归,端坐于一个泰缅玉莲花盆中,不吃不喝一个月后安然坐化。当弟子发现老祖圆寂时,正是夕阳西下,五彩斑斓的光环围绕着老祖,夕阳映照下佛光闪闪。
到金光寺闲游的人们都喜欢到金屏室探幽。相传观赏到夕阳的佛光,福气就会大增,看到夕阳在林海中的灿烂,激情就会涌动,灵气就会提升。假若在观光六角亭(结缘亭)被夕阳的佛照光环笼照多次,寿数会增添。
后人也深为金屏室独特景观所惊叹,明担当和尚又题一联曰:青黄紫白之间此屏忽然金色,东西南北之上古刹独占中峰。旧时此处香火旺盛,曾有“金屏流水闪金光,金光流出大藏(经)”之民谚,也说明此地佛教文化影响较为深远。室侧的一泉眼,终年流淌着清澈甘凉的泉水,据传为智慧水,喝了泉水能变得更聪明。据说结缘亭也是上山拜佛善男信女必到的地方,能带给人们缘份和好运,参拜的人们都要到上面摸一摸、站一站、看一看,希望得到佛祖的保佑。
几百年来,几经沧桑,金屏室曾面目全非。1986年,金光寺圣明师傅广筹资金,重新修复了金屏主室及开山老祖坟墓。1988年,金屏室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至2005年,民间出资30余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方针对金屏室进行修复重建,还原了金屏室及厢房、石牌坊、结缘亭昔日的历史风貌。
位置:云南省大理市大理至永平县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可做车到大理,再坐车永平县,没半个小时一趟,走高速半个小时就到,再坐客车。大理的出租车起步价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