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 > 怒江 > 福贡县 >

怒江溜索(风之桥)

时间:2017-11-04 16:27:09 已有 人关注

怒江溜索景区攻略:
 
怒江峡谷壁陡崖悬,壑深万丈。这不仅阻隔了怒江两岸人民的往来,还阻挡了商业贸易的流通。生活在这里的傈僳族、怒族等各民族人民,为了战胜和征服自然界的险阻,凭着勤劳、勇敢和智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各种简在怒江流域架起了第一座溜索桥,溜索可算是惊险的“桥”,素有“风之桥”之称。傈僳族有句俗话“不会过溜索的人,算不得傈僳汉子”。在滔滔怒江上飞来飞去,练就了傈僳、怒族人民勇敢无畏的胆魄,豪迈的性格,使男男女女都成了空中飞人。
 
溜索,傈僳语称为“娄痕”。即用数十根竹篾纽结成,两头分别绑在江两岸边的大树或岩石上、木桩上,整根篾索就横悬在江上空。只有一股篾索的叫平溜索(单溜),两头稍高,中间呈弧形,来往能过,但费力;一个地方同时安两股篾索的,叫陡溜,每股一头,一头低,两股高低对倾,一来一往,溜速快,较省力。
 
过溜的工具由溜梆和长麻绳或牛皮绳组成。溜渡时,将溜梆槽卡架在溜索上,绳子从溜梆孔中穿过,然后在臀部、腰部各绕一圈,最后一圈套在脖子上,然后双手紧握住溜梆,用脚使力蹬桩,纵身一跃,霎时即滑越江面。平溜时,随着溜索的上倾,溜梆渐渐停住,则需一面脚蹬溜索,一面用手上攀,到溜桩时,解带下溜,“飞渡”即告成。徒溜则可直滑到溜桩边。溜渡时人可带人和货物,也可以溜渡大牲畜。
 
怒江、澜沧江上的溜索过去很多,随着人马吊桥、公路桥的修建,不少溜索已经取消,目前尚还使用的有:福贡县马吉乡驻地西北方的努借洛溜索,福贡县利沙底乡驻地西北方的害扎溜索,福贡县鹿马登乡驻地东北方的俄夺底溜索,福贡县上帕镇驻地西北方的施底溜索,福贡县匹河乡西南侧的托平溜索,兰坪县营盘镇拉古办事处的拉古溜索和泸水县登埂温泉附近的溜索等。
 
溜索,过去是怒江两岸人民求生存的原始交通工具,如今随着境内旅游业的兴起,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了。很多人来怒江旅游就是为了体验“过溜索、飞渡怒江”的目的而来的。
 
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绑上一蹬就飞过汹涌奔腾的怒江,他十分感慨地说:“怒江暗礁多,水流很急,很难渡船,溜索过江很实用,也很有挑战,胆怯的人是不敢过的。怒江人民真的很聪明,很勇敢。”当地群众就是通过这种带人过溜或飞渡表演获取酬金的,每带一次游客一般收10元至20元,这样一年下来,个别农民就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了。
 
地址: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免费
 
交通路线:游客可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乘坐开往福贡县方向的班车,到达福贡县后,可驾车前往景区。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