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风景区(国家5A级)
时间:2019-01-23 11:00:19 已有
人关注
武夷山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称福建第一名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武夷山还有“三三”、“六六”、“七十二”、“九十九”之胜。三三指的是碧绿清透盘绕山中的九曲溪,六六指的是千姿百态夹岸森列的三十六峰,还有七十二个洞穴和九十九座山岩。碧水丹山,一曲一个景,曲曲景相异,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临水可观山景,登山可望水秀。乘上一叶竹筏游览世间一绝的九曲溪,顺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随山转,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一览无余,其间更有距今约3800年前高插于悬崖峭壁之上的船棺,令人叹为观止。
武夷山是座历史文化名山。早在新石器时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悬崖绝壁上遗留的“架壑船”和“虹桥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西汉时,汉武帝曾遣使者到武夷山用乾鱼祭祀武夷君。唐代,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武夷山也受到封表,并刻石记载,还明令保护山林,不准砍伐。唐末五代初,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里,把武夷山列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称之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宋绍圣二年(1095年),祷雨获应,又封武夷君为显道真人。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陈朝顾野王首创武夷讲学之风。宋代学者杨时、胡安国和朱熹等都先后在此聚徒讲学。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帝御书“学达性天”颂赐宋儒朱熹,匾额悬挂于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舍,故后人称武夷山为“三朝理学驻足之薮”。
至今山间还保存着宋代全国六大名观之一的武夷宫、武夷精舍、遇林亭古窑址、元代皇家御茶园、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山寨以及400多处历代名人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为研究武夷山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地址:南平市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门票:255元(三日联票+观光车)
电话:0599-5135110
开放时间:7:00-17:00
周边公交信息:武夷山5路、武夷山6路、武夷山7路、武夷山9路
交通参考路线:从武夷山汽车站进入五九路辅路--五九路--武夷大道--S303--马场洲大桥--S303--上杜坝大桥--S303--上浦大桥--S303,从S303到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