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仙馆岩
时间:2019-01-24 14:48:27 已有
人关注
仙馆岩位于玉女峰北,横亘溪西,与溪东仙榜岩遥遥相对。仙馆岩名称来自岩上一个巨大的洞穴。在这个洞穴里,有几块岩石如几榻,人们便传以为“仙家翰墨之馆”,也就是所谓的学堂。因此仙馆岩又有学堂岩之称。仙馆岩半壁,有一个填着白粉,封闭得严严实实的石洞,洞的下方,还嵌着一块青石小碣。
据《武夷山志》载:洞内秘藏的,是所谓武夷十三仙人之一的魏王子骞的颅骨,而青石小碣上勒的,则是明代樊献科撰写的《藏仙蜕记》。碑文大意是: 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以侍御史代巡闽省的樊献科偕同佥宪(检察官)舒健庵来游武夷,看到这种迷信蜕骨的现象,大不以为然。
他责问道:子骞成了仙,是从哪里得知的?这具仙蜕是子骞的,又如何辨别出?如道家所说,仙人好避世,善神游?为什么竟不能顾及自己的形骸而让世人亵渎?倘说遗下血肉之躯是遗下凡胎这种无用物,而世人却又抒它视为“龟卜”,用来占卜吉凶祸福,岂不令人大惑不解?据云,其时佥宪舒健庵十分赞同献科的见解。于是便檄令崇安县令王子葵做 了一个石函,把所谓魏王子骞的颅骨秘藏起来。
为此,樊献科在公余时还写了《藏仙蜕说》一文,勒之于石,“以告后云来游者。”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吏能大胆地破除迷信,追求真理,确实不可多得的,遗憾的是《藏仙蜕记》碑石于1992年5月21日晚被盗。
地址:南平市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门票:255元(三日联票+观光车)
电话:0599-5135110
开放时间:7:00-17:00
周边公交信息:武夷山5路、武夷山6路、武夷山7路、武夷山9路
交通参考路线:从武夷山汽车站进入五九路辅路--五九路--武夷大道--S303--马场洲大桥--S303--上杜坝大桥--S303--上浦大桥--S303,从S303到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