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居寺石天门
时间:2017-10-30 10:11:01 已有
人关注
仙居寺石天门景区位于江山市石门镇。明御史赵镗《仙居寺复田记》开篇写到:“石门十里之南,有寺曰仙居。四山环翠,万木蓊郁;水帘洞当其前,泉声松籁,隐隐云间;仰观俯听,恍若揖安,期偓佺而与之逍遥也,故名之曰仙居”。
仙居寺始建于唐代,宋至和二年(1055),云隐和尚募金重建。距离仙居寺不远处,乃毛氏集聚之地清漾。南宋初年,清漾进士毛璿重修。明隆庆元年(1567),刑部尚书毛恺、右佥都御使赵镗,为寺院追回田产,重修殿宇。万历年间,僧人印星主持重建了大殿,铺建了进寺之石阶。清代又经过几次重修。盛时有殿屋一百三十余间,气势恢宏。
宋代大诗人毛滂在此读书,宋仁宗曾赐匾额“仙居寺”;王安石曾游学到此,有环寺阁留存。明代毛尚书(毛恺,字介川),都御史赵镗也曾经在该寺中读书成才。有明代浙江巡抚胡宗宪命名的介川亭,以纪念毛恺(号介川)。
仙居寺石天门景区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翠竹掩映,万木蓊郁,有水帘洞、上岩、下岩、剑瀑、一线天等十景,其中尤以水帘洞为最佳。水帘洞,俗称石天门,是石门地名的来源。在寺对面的半山腰,高达四十余米,宽近百米,岩洞顶端呈拱形,裂缝处形成“一线天”景观。
洞顶有一股终年不竭的流泉,自山崖高处飞泻而下,坠落洞前,被风一吹,恰如水晶玉珠,串以成帘,雨季可形成瀑布,远看俨若轻幔高挂。北宋王安石曾写有《水帘泉》诗:“淙淙万音落石巅,皎皎一派当帘前。清风高吹鸾鹤泪,白日下照蛟龙涎。浮云装领自能卷,缺月琢钩相与悬。朱来欲问幽人价,裴翠鲛绡不值钱。”石天门右山有一瀑,名曰“剑瀑”,亦是不可多得的景观。
地址:江山市石门镇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交通参考路线:从衢州市汽车客运中心进入荷花中路,行驶500米;右转,进入沪瑞线,行驶8.3公里;左转,进入S227,行驶11.2公里;右转,进入衢州南连接线,行驶880米;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京台高速,行驶34.6公里;靠右前方行驶,从京台高速到S46,行驶1.4公里;请直行,进入S46,行驶120米;左转,进入花峡线,行驶3.0公里;左转,从花峡线到石门镇,行驶210米;到达石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