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 > 阿坝 > 壤塘县 >

阿坝棒托寺

时间:2017-05-08 17:02:13 已有 人关注

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从明末清初起由60余名石匠用不规则片石正反两面刻上经文或佛像,辛勤镌刻达9年而成,共有50多万块,花费达1亿枚银元,是藏区最完整的石刻藏经,也是全国数量最多的石刻藏经堆。

 

 
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猎猎,香客络绎不绝。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眺望象山伸出长鼻畅饮则曲渡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
 
瞻巴拉山像一尊神佛塑像巍然屹立,著名的佛教密宗修行圣地密咒修行洞、仙人洞、格萨尔修行洞、喜瓦拉传承修行洞,吉祥八宝物、转王七宝分布其中。传说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一位圣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修行成佛。
 
棒托寺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0229.4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寺庙僧侣200余,均信奉红教、觉囊教,庙旁伏卧名扬海内外的石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
 
据史料记载,石刻大藏经从明正统年始由60余名石匠辛勤镌刻达9年而成,大藏经高9.7米、长46米、宽13米,占地598平方米,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也是最完整的一部石刻大藏经,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2001年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门票:详情咨询景区
 
交通路线:从壤塘县进入罗吾塘中街,行驶270米;右转,进入岗上路,行驶280米;请掉头,从岗上路到桑珠路,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桑珠路,行驶100米;右转,进入阿两路,行驶43.9公里;棒托寺
Copyright © 2017 爱行客旅游 爱行客旅游移动版 版权所有